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武術(shù)兵器,可能大家很少聽說這個名子——八卦鉤鐮劍,又名八卦鉤鐮梅等。是武林器械中一件非常獨特的兵器。先師王福堂受單刀李存義,原山東國術(shù)館館長李景林和南宮行者棒(即齊眉棒)創(chuàng)始人苗鏢師等武林前輩的指點,按八卦掌、八卦劍、八卦刀及行者棒的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,配合八卦卦象(即四正、四偶、外合五行、九宮)演化而成。該器械看似刀,但因陰陽小枝劍前端兩面都是刃,故名劍而非“刀”。
這款冷兵器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兵器,有著它獨特文化內(nèi)涵,八卦鉤鐮劍,長1.81米,劍刃長1.3米,劍柄長0.51米,劍前端鑄有陰小劍一枝,陽小劍三枝。同劍身成90°的陰小枝劍謂之鐮, 同劍身成45°的陽半月小枝劍謂之鉤,因為劍柄有日月雙環(huán),前端主劍配陰陽小枝劍,形似梅花狀,因而又名八卦鉤鐮梅花劍。
其劍身中段有大小血槽各兩條,后端鑄有16個字:
“拐卦鉤鐮劍,通髈神老宮;
道號長生子,心田從古俠。”
劍盤周圍鑄有后天八卦陰陽符號,即: (乾三連)、 (坤六斷)、 (震仰盂)、 (艮覆碗)、 (離中虛)、 (坎中滿)、 (兌上缺)、(巽下斷)。劍盤平面鑄有先師當年工作地,即:“山東濟南南關(guān)演武廳”字樣。還鑄有話四句:
“考試國術(shù)
得勝肖像
專門武術(shù)
久讀鏢行 ”
劍纂還鑄有先師姓名:王福堂(字)佑庭
該劍使用時,按八卦陰陽,手握柄環(huán),配合擺扣遷步,沿圈走轉(zhuǎn),人隨劍走,劍隨人轉(zhuǎn)。隨著日月雙環(huán)的轉(zhuǎn)動,加之步伐的變換,身與劍合,劍與神合,剛?cè)嵯酀?連綿不斷。于無劍處,處處有劍。劍前端,恰似朵朵梅花,上下左右飛舞,招法變化無窮。一旦遭敵圍攻,或進或退,扎撩劈斬,任意周旋;攻守兼?zhèn)?左右逢源;出奇致勝,身保安全!
在我們雞公山武校課程中,也有武術(shù)兵器,根據(jù)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,選擇不同的課程。現(xiàn)在的武校教學生使用冷兵器決不是讓孩子出去打架用的,主要還是基于武術(shù)的美感,它的觀賞性,健身強體功能,所以才得到傳承?,F(xiàn)在很多動作片里都有武術(shù)兵器的使用,其實這些演員的武術(shù)就是我們武術(shù)學校里的課程,主要就是有觀賞性,使得觀眾們喜歡看它。
我們河南武校——信陽市雞公山武術(shù)學校正在招生中,設(shè)有小學、初中、中專部,有文化與武術(shù)課程。孩子在這里學習后,教練跟據(jù)學生學習情況為學生規(guī)劃將來的學習及畢業(yè)方向。學習武術(shù)有助于管教孩子,磨練品性,可使其從一個差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公立大學。歡迎報名。